世界金融风暴(海啸)的后遗症
世界金融风暴(海啸)对白洋淀当地影响是非常巨大的,安新白洋淀的主要工业有:大张庄的羽绒产业、三台镇的制鞋产业、老河头的有色金属。如今受世界金融海啸的影响,羽绒没人要、鞋做出来买不出去、金属价格彪降,市场一片萧条。
“开拓农村市场”成为日用消费品制造企业度过世界金融海啸“冬天”的最佳方法。
受金融风暴影响,国际订单持续减少,以出口美、日、俄、英、德为产业导向的河北羽绒、家具、自行车、制毯等多个日用消费品行业受挫。
据统计,作为我国十大羽绒制品生产基地的河北安新县“白洋淀羽绒城”,目前出口量同比缩减70%,白洋淀羽绒几乎没了销路。而河北另一大特色产业集群——高阳制毯,今年下半年以来,转运站的出货量同比下降近1/3。此外,河北平乡县自行车产业集群内3500多家自行车零部件企业,也有80%已停产或半停产。
此时,“扩大内需”和“激活农村市场”的政策导向,让河北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“回归本土市场”,通过产品降价、进入农村集市等方式,把原国外“大订单”产品转向农村市场。
如其所言。生产企业看来,外销产品转向农村市场销售,不但清除产品积压,也为企业保存了发展实力,有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设备改造投入。河北羽绒企业市场部经理周欣薇表示,其所在企业一直做出口生意,今年下半年以来,国外的订单几乎没有了,而库房积压的羽绒产品却多达15万件。为减少损失,公司分赴河北各农村集市推销产品。原来每件羽绒服出口价合人民币500多元,如今以200多元、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手。由于质量高、价格低,受到农民欢迎,目前已经卖出一大半。
与其相仿,河北吉祥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其公司年产7000万条毛毯,80%出口日本等国。年初以来,出口订单明显减少,他们开始重视开拓国内市场,一方面贷款引进60台新设备,提高产品档次,一方面带领销售人员到各地农村的连锁卖场布点。
随后,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,为应对危机,“放下架子开拓国内农村市场”的做法已被河北羽绒、家具、自行车、制毯等多个日用消费品行业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