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杏花村
家住平原杏花村,杏林绕舍成花林。
春风吹拂杏花舞,飞向天空散花魂。
石牛村
家住河湾石牛村,祖祖辈辈是农民。
汗流田野种五谷,柴门抚育儿女孙。
三家村
家住小小三家村,桃红柳绿掩柴门。
短篱合抱成院落,鸡鸣犬吠迎归人。
注:“三村吟”是中国广大农村的缩影。作者从南方到北方,走遍了大半个中国,所有的村庄和所有的农民家庭都有着共同模式:“汗流田野种五谷”,“鸡鸣犬吠迎归人”。农民的辛劳深受作者同情。因此,农民便成了作者诗歌中的主题.而在同情之余,作者又表露出对数千年承袭旧式的伤感。 转 变
同学故友旧交情,何须酒肉加一层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无烟无酒已不灵。
当酸楚
一顿午餐花上千,农夫田里汗流干。
贪者还嫌不足性,廉者心中已甚酸。
人间事
顺水推舟去,随风摆柳来。
人间千万事,来去巧安排。
宇宙解
上下四方宇,古往今来宙。
时空何起止,前后无尽头。
注:诗人仅用了四句话,便道出了宇宙的本质 |
|
当欢乐
人生容易老,少壮景不长。
生活当快乐,不必找忧伤。
和 气
说话和气有人缘,买卖和气赚人钱。
天道和气田苗长,江川和气好行船。
艳阳天
百年地转三六千,带走童年与老年。
青春岁月无多少,莫负人间艳阳天。
注:一百年是三万六千天,地球转三万六千圈,故曰地转三六千。
无 题
黄花显春色,红叶散余香。
五十时天命,又登花烛堂。
注:这是作者五十多岁第二次结婚后给学校老师们的戏作,在这首五言绝句中,他以“黄花”、“红叶”自喻自己已经是人生的秋天了。
清明扫墓
清明时节柳青青,家家不忘祭先宗。
风吹挂纸飘坟顶,多了稀稀鞭炮声。
注:挂纸,当地风俗,清明将白纸裁成条状,压在坟顶,俗称压挂纸。清明扫墓本无放鞭炮的习惯,由于人们富裕起来了,在清明放鞭炮的也渐渐多了。
渔樵翁
江渚渔樵无所求,只看时代似江流。
长江后浪推前浪,载走几朝兴亡舟。 |
|
宴唐诃
炕桌设小宴,酒醪鱼却鲜。
往事堪回首,笑语忆华年。
灯下采民歌,清晨录管弦。
古乐淀上飞,扎根在民间。
注:一九八一年,着名作曲家唐诃到白洋淀郭里口小学看望葛尧,此时已分别三十六年,在《唐诃散文集》中详细记述了他们久别重逢的情况。
醪:láo音,浊酒,这里指档次不高的酒。
惜分别
太行一为别,遥隔卅余年。
念友常羞愧,感君先顾看。
明朝将又去,何日复相还。
总把不眠泪,偷偷揩拭干。
注:葛尧对战友唐诃前来看望自己,无限感激。这首诗写出了与唐诃又要分别时的心情。“总把不眠泪,偷偷揩拭干。”道出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感情。看:读阴平kān。
雨中送妇
相行默默雨纷纷,送妇桥边归故门。
恐寒惦暖频回首,望断轻车满湿身。
注:这是在诗人诗稿中发现的唯一一首描述他们夫妻感情的诗。“归故门”这里是指回娘家。首二句写送行途中,第三句写临别时,老伴惦念自己的寒暖而频频回头,末句写诗人目送老伴远去而忘了在雨中,全身被淋湿,感情朴实而真挚。
教学笔记序言
从教三十年,经验一点点。
写下三五条,留给后人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