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洋淀鸡头米
白洋淀芡实,又名白洋淀鸡头米、水鸡头、鸡头苞等,为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,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,果实可食用,也作药用,是纯野生植物的果实。产于湖南、江苏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北白洋淀等地,为健脾益肾佳品。性昧:甘、平、涩,无毒。归脾、肾经。古药书中说它是"婴儿食之不老,老人食之延年"的粮菜佳品。它具有"补而不峻"、"防燥不腻"的特点,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。
成分:白洋淀芡实主含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、硫胺素、尼古酸、抗坏血酸等。 每 100g中含蛋白质4.4g,脂肪2.2g,碳水化合物32g,粗纤维0.4g、灰分0.5g,钙9mg,磷 110mg,铁0.4mg,硫胺素0.4mg,核黄素0.08mg,菸酸2.5mg,维生素C 6mg及微量胡萝卜素。
功效: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,除湿止带。补中益气,为滋养强壮性食物,和莲子有些相似,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,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,梦遗滑精,妇女带多腰酸等。用於遗精、滑精。
由于白洋淀鸡头米容易消化,招牌营养素极容易被人体吸收。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,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,及时给予本品,不但能健脾益胃,又能补充营养。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。用芡实与瘦肉同炖,对解除神经病、头痛、关节痛、腰腿痛等虚弱症状,有很大的好处。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。
特别提示:适用量每餐50克。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,细嚼慢咽,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。一次不食用太多。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,便秘、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。芡实虽有营养,但婴儿不宜食用。
芡实喜温暖水湿,不耐霜寒。生长期间需要全光照。水深以80-120厘米为宜,最深不可超过2米。最宜富含有机质的轻粘壤土。在长江流域一带,4月上、中旬,当气温升至15度以上,种子在浅水中萌发,约经20-30天,即可长出定型圆叶。
白洋淀农家院鸡头米为观叶植物。在中国式园林中,与荷花、睡莲、香蒲等配植水景,尤其漂亮。芡实种仁可供食用、酿酒。根、茎、叶、果均可入药。外壳可作染料。嫩叶柄和花柄剥去外皮可当菜吃。全草可作绿肥,煮熟后又可作饲料。